番茄叶霉病用什么药(番茄叶霉病怎么防治?)

时间:2024-08-06 11:00:06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番茄叶霉病的方式条件以及防治方法吧!

一、番茄病叶霉病的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叶背面出现灰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淡褐至深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病害常由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霉层布满叶背,叶片卷曲,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嫩茎和果柄上也可产生相似的病斑,花器发病易脱落。果实发病,果蒂附近或果面上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

病原为属半知菌亚门褐孢霉属,异名为黄枝孢菌。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伸出,稍有分枝,初无色,后呈褐色,有1~10个隔膜,大部分细胞上部偏向一侧膨大。其上产生分生孢子,产孢细胞单芽生或多芽生,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串生,孢子链通常分枝,分生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初无色,单孢,后变为褐色,中间长出一个隔膜,形成2个细胞,分生孢子大小为14~38umx5~9um。

二、病叶霉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于种皮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从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以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另外,播种带菌的种子也可引起初侵染。该病有多次再侵染,病菌萌发后,从寄主叶背面的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蔓延,并产生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水分和养分,形成病斑。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上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不断再侵染。病菌也可从萼片、花梗的气孔侵入,并能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上。

番茄叶霉病菌的致病性分化最为繁杂,也最复杂,存在许多生理小种。这给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使用带来很大困难。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的褐孢霉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株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或以菌丝体在种皮内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从叶背的气孔侵入,还可从萼片、花梗等部分侵入,并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上。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95%以上。高陵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3~7月和秋季9~11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开花结果期。

多年连作、排水不畅、通风不良、田间过于郁闭、空气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年度间早春低温多雨、连续阴雨或梅雨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晚秋温度偏高、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三、无公害防治法

(1)深翻土壤夏季或冬季大棚内收获后要及时早深翻,进行高温暴晒,或低温冷冻,晒死或冻死病虫菌卵,以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数疏松土壤。深翻要40公分以上翻地时间不能晚于定植前20天。

(2)合理轮作:与豆科,瓜类等2年以上轮作

(3)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kg或二伽一有机肥40kg和高磷高钾复合肥100kg加免深耕2kg大粒硼,大粒鋅各300g.增强蔬菜自身抗性选用po膜能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并增加白天通风和透光时间可起到良好的控病防病效果。

(4)采用高畦种植:结合土壤墒情起垄一般不粘手为宜起垄时两垄中心间距1m垄沟宽0.3m.深0.15

(5)合理灌溉。浇地前收听天气预报至少晴天或无雨多云天再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也能起到良好的控病防病效果。

(6)及时整枝打杈、植株下部的老化叶片尽可能的摘除,也可增及时整枝打杈、植株下部的叶片尽可能的摘除,也可增加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叶霉病的发生。

(7)种子消毒:无病种子可减轻田间由种子带菌引起的初侵染。引进种子需要进行种子处理,采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取出种子后用清水漂洗几次,最后催芽播种。

(8)选用抗病品种市场上推广的进口品种大多数对叶霉病抗性较差,可选择抗性较好的品种如:西农11或金鹏系列品种。

四、化学防治法

(1)喷雾施药应在发病初期,以上午用药为宜,晴天或无雨多云天先摘除病叶,再喷洒药液,要注意叶背面用药。

(2)预防期:可以用矿物油80Ml加阿维菌素5ML《15kg》7——10天一次可兼治蚜虫和白粉虱。也可用40%百菌清烟雾剂200g晚上闭棚熏蒸10—15天一次

治疗配方:

(1)47%春雷*王铜125g(进口)可湿性粉剂加40%福星12ml兑水60kg喷雾;5-7天一次连续2-3次.

(2)好力克12ml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60kg喷雾;5-7天一次连续2-3次.

(3)达克宁100g加10%世高水分散粒剂50g;隔7~兑水60kg喷雾;5-7天一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