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钺旌旗怎么读(旌怎么读?旌节和旌旗指的是什么旗?)

时间:2024-08-11 11:00:06

旌节指的是古代使者所持的节。是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信物,是军权的象征,由节和旗两部分组成,节指的是金属或者竹子制成的棍棒,上边有龙头或者其他装饰图案,象征着权力。唐朝时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节度使,是一些重要地方的军事长官,管理着当地的军事和民政事物,权力非常的大,可以先斩后奏。为了显示他们的地位和权力,节度使被赐予双旌双节。

《周礼·地官·掌节》有云: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在买卖财物的过程中,人们使用玺节作为交易的凭证。玺节,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玺印封缄的凭证,代表着交易双方的信誉和承诺。而在道路上通行时,人们则使用旌节作为凭证。旌节通常由特定的官员或信使持有,代表着官方或私人授予的通行许可。


今天我们来琢磨一下这个字——旌。非常生僻的一个字。


基本信息:


旌字的读音是jīng。旌字的小篆字形是这样的:

旌字的隶书写法长这样:

旌字的字形演变:


旌字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旌字的甲骨文形体就像一面旗帜,代表着旗帜。而“生”字部分则表示草木初生的形状,寓意着旗杆顶端的饰物像是初生的草木。从旌字的篆文写法上可以看到,旌字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形旁㫃(㫃字的读音是yǎn,表示一种竖直直悬挂的长幅旗帜)。一个是声旁生,表示与之相对应的音节。隶变后楷书写作旌。


古代文献中的应用:


《唐韵》《正韵》中切音为子盈切,《集韵》《韵会》中切音为咨盈切,发音接近于“精”。《说文》有云游車載旌。这句话的意思是旌字最早是用来表示游车载的旌旗,它是由羽毛装饰在旗杆顶部,用于激励士兵前进。

不同含义和用法:


旌字的本义为古代的一种旗子。


司马相如《子虚赋》有云:浮文鹢,扬旌栧。这句话描绘的是楚王和他的随从在云梦泽这个地方打猎的场景。浮文鹢,指的是楚王的车驾,上面有一只只鹢鸟形状的船,象征着楚王的的威严和富贵。扬旌栧,指的是楚王和他的士兵用旗帜和鞭子来驱动车驾,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旌字做动词的时候意为表扬、表彰。古人云:可以威民而惧戎(异国),且~君伐(功绩)。这句话出自《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是晋国的大夫庄公对晋国的君主曲沃的评价。曲沃是晋国的第三代君主,他在位期间,晋国的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与周边诸侯和睦相处。庄公认为,曲沃有两个优点:一是能够够威威慑百姓而不惧怕外敌;二是能够彰显自己的功绩而不不骄骄傲自满。


旌旗一般指的是旗帜,通常由布、绸、缎制成,上面有各种图案,用于展示标识、命令等信息。旌旗也可以用来称呼军士,因为他们都是旌旗的主人和保护者。《长恨歌》有这样一句话: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色薄。这句话描写的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逃离长安的场景,他看到了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打败,只剩下少数的士兵还在顽强地抵抗,而他的旌旗也失去了光彩,黯淡无光。表达了唐玄宗的无奈和悲哀,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危机和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