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邵氏出品,必属佳品”属于一代人关于大银幕的记忆,而这个华语电影中的金字招牌,则出自邵氏集团的老板邵逸夫之手。作为电影电影世家,邵氏家族自邵逸夫的大哥便开始从事电影产业。当时国内的电影行业刚刚起步,正处于孕育期。期间他们开过电影院,执导过电影,也做过制片公司。由于战争的原因,邵逸夫家族四处漂泊,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邵氏家族开始扎根香港,成立邵氏公司。邵逸夫是一个大家族,他们共计有兄弟姐妹8人,邵逸夫排行老六,所以很多人称呼邵逸夫为六叔。
作为一名电影老板,邵逸夫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电影人,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奠定了邵氏电影的金字招牌。但是邵逸夫自己本人却并不是很有电影才华,他更多精通的是电影生意。用邵氏著名导演胡金铨的话说,邵逸夫很会做生意,但是他却没有太多的艺术创新。所以在电影公司发展的早期,邵逸夫还是在一众电影人的簇拥下,才打下了邵氏电影的金字招牌。
除了电影之外,邵逸夫最备受关注的,就是他曾经通过慈善捐助的方式,捐建了6013个教育项目,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建筑,被命名为逸夫楼。据相关数据统计,邵逸夫捐赠的慈善项目,资金超过了100亿。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对社会极其慷慨的邵老板,却对待自己的员工非常的苛刻。在邵逸夫的从业生涯中,有许多著名电影人,因为薪资的问题,离开了邵氏电影公司。其中就包括了李翰祥、胡金铨等人,而因为薪资问题,邵逸夫还曾拒绝了李小龙,逼走了许冠文。
但是要说邵逸夫最大的损失,还要数当年邵逸夫聘请的职业经理人邹文怀。早在1957年,邹文怀便加入了邵氏公司,担任职业打工人。邹文怀是一位非常精干的经理人,为邵氏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后来因为管理理念,以及对未来事业的定位问题,邹文怀离开了邵氏集团。邹文怀离开了邵氏集团之后,成立了大名鼎鼎的嘉禾电影公司。后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嘉禾电影公司和邵氏电影公司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当年在好莱坞小有名气的李小龙想回到香港发展,第一时间他就想到了邵氏电影这块金字招牌。但是后来因为薪资没有谈明白,李小龙改投邹文怀的公司。当时李小龙提出的薪资要求,和邵逸夫能够给出的薪资要求其实差距并不大。而且要知道,李小龙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就收获了400万港币的票房,这个票房,可是直接打破了香港的票房纪录。按照这个投入和收益,邵逸夫绝对是有赚不赔。但是邵逸夫没有同意,而且直接将李小龙逼到了对手邹文怀的阵营。
李小龙战略的失误,也直接导致了,本来垂死挣扎的嘉禾公司,一跃而起,成为香港的另一个电影圈金字招牌。从《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连续拍摄了3部电影,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李小龙也直接成为了世界巨星。李小龙的成功,让功夫类型片,迅速崛起,而这种类型片,最直接冲击的,就是邵氏的武侠类型片。
而后,邵氏电影公司的许冠文也转投嘉禾,据说也是薪资的问题。那段时间,邵逸夫接连判断失误,直接导致邵氏电影公司的衰落。不过从生意人的角度而言,邵逸夫当年并不是走投无路,而是他将目光放在了更长远的事业上。当年邵逸夫以敏锐的嗅觉,意识到,未来是电视机的天下,所以后来邵逸夫加入了TVB。
邵逸夫之所以不愿意给李小龙、许冠文开出高薪,不是因为他否定这两个人的能力,也不是否认这两人的商业价值。而是邵逸夫当时有更大的格局,当年邵氏集团已经颇具规模,旗下有许多演员和职工。在开出薪资条件时,邵逸夫考虑的不仅仅是李小龙和许冠文自身的价值,他更要考虑,给这两个人搞特殊之后,他的整个邵氏电影公司怎么办。
出于一个企业家的责任感,邵逸夫没有打破常规,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邵逸夫放弃了李小龙,放走了许冠文。而这两个人,是香港影坛整个70年代的票房保障,这次的选择失误,让邵氏公司失去了领先地位。虽然邵逸夫对人才如此苛刻,但是他却特别热衷慈善事业,特别是在晚年的时候,邵逸夫几乎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慈善事业上,而邵逸夫最核心的慈善事业,就是捐赠教育。
作为商人而言,邵逸夫身上体现了其多重性格,一方面邵逸夫在自己的事业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邵逸夫又通过慈善事业,体现其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这种多重的人格,构成了邵逸夫的这个立体的人物。在与邵逸夫合作过的人中,有大部分人和邵逸夫关系并不愉快,其中就包括大导演李翰祥、胡金铨,著名制片人邹文怀等。而他们的这些矛盾,大多数体现在经营理念上。比如李翰祥、胡金铨等人,他们作为电影艺术家,在创作影片时更多强调电影的艺术性,而邵逸夫则加更注重电影的收益情况。
这就是邵逸夫的两面性,在商业界,他视利益为最终目标,为了尽可能获取利润,邵逸夫几乎穷其所能。但是回归到社会个体之后,邵逸夫又极具社会责任感。邵逸夫身上的双重性,也是他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核心元素,邵逸夫在不同的境况之下,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了目标,他不惜代价,这种敏锐、果敢的性格,是邵逸夫成功的关键,而他也不失其伟大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