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大熊猫降级”,因何被降级?会对保护产生什么影响?

时间:2024-08-01 13:15:04



熊猫降级是怎么回事呢?

2011~2014年,我国对大熊猫开展了第四次种群调查,发现我们对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已经见到了成效,大熊猫种群数量比10年前增长了1/6,达到了1864只,栖息地面积也在不断增长,增长了1/9,我国建设了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覆盖了2/3的大熊猫种群。

鉴于此,生态环境部在对我国的物种濒危状况进行评估的时候,就将大熊猫的国内受威胁等级就从“濒危”下调到了“易危”。这次结果在2015年就公布了。

很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接受了我国的意见,在2016年将熊猫在全世界的受威胁等级也下调为“易危”。

因此,熊猫不是突然被降级,而是经过多年的调查评估得到的科学结论,并且已经得到了学术界一致认可。

熊猫也不是刚被降级的,而是早在2015年就被降级了,只不过在2021年7月7日第一次以记者发布会的形式公布出来。

“濒危”和“易危”有什么区别?

在经过评估而且数据充足的情况下,物种受威胁程度分为8个等级,按灭绝风险由低到高,依次是:

一是无危,没有灭绝的危险,我国一些常见的动物,像野猪、黄鼬(黄鼠狼)都是无危动物。

二是近危,就是已经临近受威胁状态,但还没有受到威胁,像狼、赤狐(狐狸)、狍子(傻狍子)、狗獾(鲁迅的猹),在我国都是近危动物。

三是易危,从易危开始就都是“受威胁状态”了,也就是说这个等级的动物已经有灭绝风险了,易危就是容易灭绝的意思。在我国的这次评估中,豹猫、大熊猫、小熊猫、黑熊、棕熊,野牦牛,都会划到了易危等级。

四是濒危,也就是濒临灭绝,灭绝的风险比易危更大了。在我国,亚洲象、花豹、雪豹、猞猁、兔狲,还有豺,都是濒危物种。

五是极危,极危就是极度濒临灭绝的意思,在我国,极危的物种包括老虎、云豹、金猫、野骆驼、白鱀豚、中华穿山甲,等等。

六是区域灭绝,就是在我国已经灭绝,只生活在国外的动物,有独角犀、爪哇犀、苏门犀这三种犀牛。

七是野外灭绝,就是从野外已经消失了,只生活在动物园里,像野马、高鼻羚羊。

八是灭绝,就是这种动物已经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

降级对熊猫保护有什么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熊猫从“濒危”下调到“易危”,但它依然是受到威胁、有灭绝风险的。最大的威胁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由于熊猫依赖竹子为主食,在未来,气候变暖将在80年内毁掉熊猫35%的栖息地。

我国综合考虑了这些情况,只是下调了熊猫的濒危等级,但没有下调熊猫的保护等级,对熊猫的保护力度依旧是非常大,熊猫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是我国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