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摘要:
其一、专家们形象地称赵陵山为“中国的土筑金字塔”。
其二、发现了一块号称“中华第一砖”的砖形红烧土。标志着社会由渔猎形态向农耕形态的进化,标志着稻作文化的萌芽。
其三、 “透雕人鸟兽玉饰件”的玉器成为了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其四、如此规模集中、形式多样的集体杀殉现象,在我国良渚文化研究中还是首次发现。有可能把奴隶社会发展的年代推进1000年。
其五、赵陵山族徽源极图:它是迄今为止所见的良渚先民最高思维的结晶,是太极图之胎型,谓之“源极图”,与太极图相比有多处共通之处。
问题思考:
1、新石器时代太湖流域的玉石石材来源于哪里?
2、玉石的硬度是很高的,哪个时代是用什么器材对玉石雕刻和打孔的?
赵陵村,不知道也没有引起我的兴趣,当说到了“良渚文化遗址”,我马上兴奋起来了,吃过午饭,放下筷子,立马行动来到了赵陵村。
赵陵村在昆山市南约十公里,位于张浦镇西南,机场路与江浦南路相交东南的赵陵路。区域面积3280亩,共辖4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458户,总人口2240人,其中本村常住人口2007人,暂住人口233人。一条东西走向的赵陵江,把村庄分为了南北两部分,沿江两岸是赵陵村的主要居民住户。
赵陵村赵陵江两岸的居民区
北岸尚存一座一千二百余年历史的古寺,唐大中十年(856年)僧宗德兴建的兴福寺,初曰“兴福禅院”,明清时曾为昆山著名游览胜地之一,称“灵山古刹”。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袛玉皇大帝的诞辰, 每逢正月初九,男女善士前来兴福寺烧香拜佛的盛事延续至今。几经战火历史变迁,寺庙前现存的占地面积约460平方米,西侧与赵陵路相接,宽约3米的乡间小路向南60米通达赵陵江,坐落于江上的花岗石广福桥(始建于清顺治年间)跨越到南岸,有赵陵村委会,老年活动中心。兴福寺坐北朝南,紧邻相伴的北方向上有一座土丘被称为“赵陵山”,这就是良渚文化遗址。
兴福寺
广福桥
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为一座人工堆筑的台状土山,东西长110米,南北宽80米,呈椭圆形,占地1万平方米,高出四周约9米,有古河道环绕,是太湖地区典型的土台型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5000年前),用以埋葬氏族首领、贵族和平民,也用作祭坛。无论是堆筑年代、形态和用途,它们都与古埃及王国修筑在尼罗河畔的金字塔——法老陵墓有着惊人的相似。专家们形象地称之为“中国的土筑金字塔”。
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
据说,1984年,村民在山边挑土填宅基时,无意间拾到了玉项链和陶器。文物工作者闻讯赶去,确认是良渚文化的遗物。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终于开始了有计划的发掘。
1990年、1991年、1995年、2012年四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9米,上层为春秋时代遗存,中层为良渚文化,下层为崧泽文化,共发现新石器以良渚文化为主的墓葬108座。前两次发掘,考古队清理了大中小墓葬83座,共出土各种珍贵文物600余件。其中石器有石斧、石钺、石锛等,造型规整,细腻光滑。玉器有玉璧、玉琮、玉环、玉镯、冠饰、锥形器、串饰等,都是用软玉精磨细琢而成,有的还雕以精细花纹,制作工艺比较高。陶器有鼎、豆、罐、钵、盆、杯和大口缸等,造型精巧,构思奇特,有的施以朱黄两色,有的饰以对称的刻划纹图案。在墓葬中还发现水晶、玛瑙、象牙制品等,这在良渚文化遗址发掘中也十分罕见。
赵陵山77号大墓
1995年4月至6月进行的第三次发掘,是大规模发掘的一个前奏。发掘中,从春秋墓葬和良渚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玉器、陶器和石器,还发现了一口比较完整的宋井。但更重要的是弄清楚了这座土筑金字塔的边缘,良渚人当年用竹片拍击夯土层的痕迹,依稀在目。另外,还发现了一块号称“中华第一砖”的砖形红烧土。它是呈不规则的残块,完整的一面明显留有人工拍击的痕迹和芦苇的印痕。经过烧制而呈红褐色的砖块上,可以分辨砻糠烧毁后遗存的黑色斑点。它的硬度较高,完全具有了作为墙面的承受力。当时,良渚人烧制造型完美、形态各异的陶器,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但用泥土拍击后烧制墙砖,还刚刚开始。严格地说,我们见到的还只是砖的雏形。它的考古意义,标志着社会由渔猎形态向农耕形态的进化,标志着稻作文化的萌芽。
从已经探明的情况看,赵陵山遗址的中心部分是一个人工堆筑的大土台。土台南部有两层红烧土层,自北向南倾斜,这与原始宗教礼仪和当时的殡葬习俗有关。特别是第二层红烧土下,复盖着一批重要墓葬,有明显的殉葬现象:有的人头骨放在一堆散乱的骨头上,有的两具婴儿骨架间放一只特大的红陶鼎,有的只有头骨,人体骨骼旁找不到随葬品,半数下肢被破去,有的双腿作捆绑状,有的身首异处。如此规模集中、形式多样的集体杀殉现象,在我国良渚文化研究中还是首次发现。考古发现更是令人震惊:经上海博物馆用碳14测定,证明那些人体骨骼确实是4700年前的遗骸时,一个个都激动起来,连夜发电报向北京汇报。
所有的教科书都毫无例外地写着: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大禹治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在春秋战国之交过渡到封建社会。也就是说,奴隶社会的起源应距今4000年左右。然而,赵陵山出土的殉葬人体骨架,却是4700年至5300年之前的遗物,碳14鉴定的科学性至今无人怀疑。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如果人殉现象确是奴隶社会的重要现象,那么中国的奴隶社会史将由此改写。从这个意义上说,赵陵山遗址的考古价值,决不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之下!
1993年1月17日,权威的《中国文物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公布了199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名列第四。也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特此立碑。
中文名:赵陵山遗址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编号:7-0143-1-143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是由南京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昆山文管会联合进行了四次考古挖掘,由南京博物馆在201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赵陵山-1990-1995年度发掘报告》(全二册),全面介绍了前三次考古发现的详细的资料。
我们祖先从最早的土筑金字塔,到最早的人殉葬,再到最早的天地人合一的理念,彰显着古老的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的辉煌,先人们在阡陌沃野中大踏步地走向文明社会。
赵陵山玉琮
墓主随葬的并非是一件典型的玉琮,报告中对玉琮的描述比较详细。要点有四:一是形制为矮方柱形,二是四面平直无纹,三是对钻穿孔,四是没有写明的无圆形筒口。它更像是一件宽大的玉镯,却又是方外之形。
它确是一件玉琮,却又没有琢成圆形筒口。似琮非琮,似镯非镯,可以当作镯佩用,但又更接近琮的形态。它外形正方,中空内圆,更像是琮的半成品,或者就是演变过程中尚未完全成型的琮,所缺少的只是上下筒口明确的造型。
赵陵山族徽源极图
距今5200多年,墓葬中的一件陶盖,上面雕有奇异的图案纹样。出土时,该陶盖位于墓主头部左侧,现场判断为盖在墓主脸部之物,质地为细泥灰陶,表面曾磨光,然后精心刻上图案。所有线纹皆为双刀刻成,有的线比发丝还细,但在高倍放大镜下仍能见刀锋犀利娴熟。可以想象刻工心态的庄严,却无法想象当时有何种工具可以到达如此精致锋利。
赵陵山族徽源极图(描绘图)
考古学家认为,此图案应为赵陵山宗族的族徽,或相当于族徽一类的图志标识物;有的考古学家又认为它是迄今为止所见的良渚先民最高思维的结晶,是太极图之胎型,谓之“源极图”,与太极图相比有多处共通之处。它自我圆足,既无起点也无终点的无限循环系统,如迷宫般复杂玄妙,有可视的具体形象,但非为任何自然物的写真,是无形之形、无象之象,图中方圆、曲直,或谓之阴阳,互相缠绕,互相依存,互根互生,对立统一;也有学者认为它是龙与蛇、凤与鸟或藤与蔓等的交缠,使人联想到龙蛇类动物的交尾和人类的生殖与繁衍;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象征原始规则的图腾。
“透雕人鸟兽玉饰件”的玉器,是中国迄今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人鸟兽图案透雕精品,为良渚文化玉器之珍典,被南京博物院从四十二万件馆藏文物中甄选为“镇院之宝”,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入选“中国珍宝展”在英国科尔切斯特古堡博物馆展出达半年之久。
透雕人鸟兽玉饰件
玉饰件高5.5厘米、厚0.5厘米,系透闪石软玉制成,呈白色略带绿斑。制作采用了线刻、圆雕、透雕、钻孔、琢磨抛光等技法,精雕细镂,构图独特。主体是一个蹲踞抬手的侧身人像。头部以凹下的圆点表示眼睛,边缘的曲线勾出嘴、鼻,头上方阴刻五条平行弦纹的凸棱表示冠帽,冠帽上方高耸的弧状物象征一束羽翎。在戴羽冠的人脸一侧,有一头上尾下、前后肢与羽冠相接的走兽。其顶端系一浮雕小鸟,小头短颈,扁喙微张,硕身翘尾,形象生动。
这件文物在构图上也非常独特。主体是一个蹲踞抬手的侧身人像。头部用凹下的圆点表示眼睛,边缘的曲线勾出嘴、鼻,在头上方阴刻五条平行弦纹的凸棱表示冠帽,冠帽上方高耸的弧状物象征一束羽翎。在戴羽冠的人脸一侧,有一头上尾下、前后肢与羽冠相接的走兽,顺着人反背的手臂攀爬,用嘴和顶端的浮雕小鸟的肚子相触。这只小鸟小头短颈,扁喙微张,硕身翘尾,形象极其生动。在玉饰件下端的榫头有一对钻小孔,应固定在骨、木质的柄上。在玉饰件下端的榫头有一对钻小孔,应用于固定在骨、木质的柄上。
人鸟兽玉饰件放置在墓主右脚下的一石钺圆孔处。钺作为一种由武器演变而来的礼仪之器,显示着墓主人生前拥有的军事权威。墓主人在当时拥有非同寻常的社会地位,应是一位握有军权、神权的氏族显贵,透雕人鸟兽玉饰件应是钺上附加饰件。这件玉器的用途可能与氏族首领主持祭祀行使巫术时通天致神的法器饰件有关。人、兽、鸟三主题合一,或许象征着良渚人观念中天、地、祖先三者合一,这当是良渚人天地宇宙观的直观表现,对后世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