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置序号列,保存初始排序
预置序号列,依然无法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准确地说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关于序号列的做法,网上讨论和介绍得很多,可以说是唯一的办法。在这里更详细地讨论一下什么时候增加序号列和对其他数据的利用。在时机选择上,制作标题行时增加,增加的位置建议放在第一列,突出和强调恢复数据初始排序的重要作用。即使不用来恢复初始数据排序,还有计数的作用,另外也不影响表格整体的美观和质量。如果后期真的因为其他要求,也可以斟酌将其删除。
利用已有的、有明确次序关系的编码、编号,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案。本身在组织数据时就要考虑到这些编码(例如,机构编码)和编号(例如,学号),再利用编码和编号的序列关系,记录初始的数据顺序,真可谓一举两得。使用编码、编号的注意事项就是,在填写数据时,严格按照编码、编号的序列次序来,这种次序通常是升序,表明数据的先后关系。如果没有这样的编码和编号,可以使用数字。
是否预置序号列,取决于初始数据排序的重要性。不管怎么说,将增加序号列作为制作表格的操作规范,是利远远大于弊的。想到这里,真的可以把预置序号列作为制作表格的好习惯之一。
2. 快速获取数据排名
获取数据排序结果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前提和依据。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会从各个维度的数据排名进行分组、分析、归纳,找出规律,发现问题。对排序结果进行分组,通常会依据排序的次序,例如,前20名一组,后30名一组,50名以后为一组,等等。由于没有在排序中记录排名,获取分组数据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要进行行号的加减计算甚至要人为计数。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种方法,无论对任何一列排序,都会记录排序结果的排名和次序,为排序结果的利用提供便利,具体方法就是在表格最后增加一个排名列。方法的原理是这样的,无论对哪些列进行排序,升序还是降序,全部数据还是部分数据,都会在固定的位置开始显示第一行,就是从标题行的下面开始,依次记录,对应的排名就是1,2,3……由于行的位置是固定,也就是行号是固定的,所以利用行号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第一行数据的行号不是从1开始的,在公式中对应添加一个偏移量即可。
如上图,红线圈中的为N7单元格的公式:=ROW()-6。因为是从第7行开始的,所以减去偏移量6。然后拖放填充即可。
上图为按本月金额降序排序的结果,此时序号和表格的数据已经发生的变化,排名就是按本月金额降序排序的顺序。
上图为按上月销售数量升序排序的结果。由于增加了排名列,所以要想获取排名数据,直接根据名次选择数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