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这个古老而又充满魔力的小玩意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过年的必备元素。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更是一种驱邪祈福的象征。
首先,我们得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充满了神秘色彩,他们认为,响声可以驱赶邪恶的灵魂。于是,人们开始利用竹子制作出最原始的爆竹。他们将竹筒置于火中烧烤,竹筒受热膨胀,最后爆出声响。这种天然爆竹的方式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明了火药。这种新的材料使得爆竹的制作更加方便,声音更加响亮。于是,火药爆竹逐渐取代了天然爆竹。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都记录了皇帝在年节时观赏爆仗的场景。这种火药爆仗的出现是爆竹的革命性变化,它不仅有霹雳的雷声,而且有硝烟散出。爆仗散出的硝烟有一定的消灭空气中病菌的功效,所以古人在瘟疫发生的时候,经常燃放爆竹。
明清时期,纸做爆竹更加流行。人们除了以爆竹驱傩外,还用它来送神、迎神,以及接待拜年客。爆竹的声响也增添了节日气氛。明朝皇室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直到次年正月十七日止,每日白昼在乾清宫前放花炮,遇大风则暂停半日、一日。皇帝升座,花炮伺候,皇帝回宫也放大花炮送归。民间大约放不起这样的花炮,但鞭炮是要放的,明代杭州除夕,“爆竹鼓吹之声,远近聒耳”。
清代北京除夕“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天津南皮除夕日,爆竹驱疫,门前燎火,花炮呼噪,人们齐声叫道: 大户无忧,小户无忧,清平世界,百姓无愁。(光绪年间《天津府志》) 苏州过年,锣鼓敲动,街巷相闻。送神之时,多放炮仗,炮仗有单响、双响、一本万利等名。还有一种成百上千的小炮仗编在一起的长鞭,响声不绝,名为“报旺鞭”。这些鸣鞭的活动,苏州人称为“过年”,是为了答谢神灵一年的保佑,亦称“谢年”。蔡云《吴歈》云: 三牲三果赛神虔,不说赛神说过年。 一样过年分早晚,声声听取霸王鞭。 “霸王鞭”即连响的炮仗,有人说就是上面提到的“报旺鞭”,报来岁的兴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等许多城市以安全、卫生等名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举措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方面,燃放烟花爆竹确实会带来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禁止燃放又让人们觉得失去了传统的年味。
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城市开始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上海、北京等城市相继改变了春节城市禁止燃放鞭炮的规定,以有限禁放(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代替了此前完全禁放的规定,给广大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机会。当除夕午夜零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新年钟声敲响时,全国进入鼎沸状态,举国上下烟花飞舞、鞭炮齐鸣,一向矜持的中国人此刻融入狂欢的世界。人们在满天灿烂的烟花与满地红红的纸屑中,度过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关于鞭炮,各地还有许多特有的民俗和讲究。例如河北邯郸的一则民俗:春节鞭炮忌储放。春节买的鞭炮一定要在春节放完,放不完储放起来对主家不利。邯郸有句方言“放炮”,意思是啥事也干不成。把鞭炮储存起来就是放炮,这意味着今年办事不顺利,所以人们忌讳储放鞭炮。
爆竹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和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寄托。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和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寻求更加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