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蝾螈(rong yung)
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
蝾螈身体丰满,呈圆筒形,与爬行类的蜥蜴很像,拖着一条长而侧扁的尾巴。
陆栖螈在陆地上产卵,幼虫的发育在卵内就会进行。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
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
陆栖螈被称之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对蝾螈的再生能力至关重要,能够帮助科学家控制这种过程,甚至能够将其应用于人类。
(最多50字)
2.大鲵(da ni)
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
大鲵头大而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圆,外鼻孔小,略呈椭圆形。
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
活动白天常藏屠干洞穴内,头多向外,便于随时行动,捕食和避敌,遇惊扰则迅速离洞向深水中游去。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游泳时四肢紧贴腹部,靠摆动尾部和躯体拍水前进。
3.红点齿蟾(hon dian chi chan)
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
红点齿蟾头大而扁宽,吻端钝圆,吻棱显著,瞳孔纵置,鼓膜明显的大而圆,颞褶细,自眼后角起沿鼓膜上缘到达肩部,呈钝角状。
生活在900-1900米的山涧洞穴及周边地带,大多栖于石灰岩溶洞内的溪流附近,可在离洞口数十米深的黑暗环境中生活。
成体以陆栖为主,多生活在树木丛生的山溪附近。齿蟾白天常隐蔽在溪边朽木下、有苔藓腐叶的泥洞或石隙间。夜出活动,多爬行,行动缓慢。繁殖季节进入溪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