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7-07 22:00:05

一个人重复的行为就成了习惯;一群人共同的习惯就成了习俗;一个地区共同的习俗就成了传统;长期积淀起来的传统就成了文化;长期传承下来的文化就成了文明。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李炜认为,文化就是一群人的共识。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历史传承性、动态演化性和天然对抗性。

什么是文化?按百度百科的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财富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包括固定资产、自然资源、衣食住行等;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规章制度等。广义的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和,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财富。


按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来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部分,即抽象和具象。形而上讲的是抽象的存在,就是道,即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部分;形而下讲的是具象的存在,具体又包括民间工艺,如陶瓷、剪纸、布艺、泥塑、面塑、粉塑、刺绣、茶艺、匠作等;民间艺术,如戏剧、相声、二人转、曲艺、对歌、舞蹈、杂技、魔术、皮影戏、文房四宝、雕刻、建筑、方言等;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清明节扫墓、春节祭祖、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发压岁钱等习俗、民族节日、宗教节日等;文学艺术,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曲、小说、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古代故事传说;中华美食,如八大菜系、中华老字号、地方特色美食、各地小吃等;其他,如中医、中华武术等。本书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狭义文化概念上的形而上的部分。特别提示:按传统的说法,祭祖不能在子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举行,最好在傍晚太阳下山后进行,道理不言自明。

广义上的文化概念等同于文明,一种文明包括了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即硬实力和软实力;狭义上的文化专指精神财富;普通人日常所讲的文化概念是指文凭、学识和知识。硬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凝聚人心、维系团结、保持稳定的基础。

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的人,站的高度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思维不同,眼力不同,对于同一个事物,观点是不一样的。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是文化差异,最难处理的矛盾是文化冲突,最能引起共鸣的情感是文化相通。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或许可以协商解决,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却很难克服和调和。为什么面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的看法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呢?不是谁愚蠢谁聪明、谁高尚谁卑鄙、谁对谁错、谁善谁恶的问题,而是利益、立场、三观和文化的不同而已。

三观是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是指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人生观是指对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价值观就是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标准,即: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的本质是利益。人类之间的冲突,大大小小,形形色色,不胜枚举,无始无终,归根结底是文化冲突,文化冲突的本质是利益冲突。

见多识广的人,只要看看别人的言行举止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是哪个国家的人,这是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是不同的。文化好比是一套机器设备的软件,起着灵魂的作用。文化是世界上最强大、最重要、最关键、最持久的隐形终极武器。文化决定制度,制度决定经济,经济又反过来决定文化。真正决定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竞争力高低的,不是颜值、学历、毅力、背景、出身、技术、基础设施、资本、制度等等这些表面因素,而是隐藏在这些表面因素背后的文化,文化才是决定竞争力高低和事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比拼的是综合实力,归根结底,比拼的是文化。任何竞争的本质是利益之争,竞争的终极手段是文化竞争,竞争的最关键环节和领域是文化建设。文化主导权攸关国家的盛衰成败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马云在杭州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上讲到:“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的竞争和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未来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识,教和育不一样,教的是知识,育的是文化。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的是知识,习是尝试知识、体验挫折,是一种想象力,是一种文化。教和学是对知识来说的,育和习是对文化来讲的,机器只有芯片,而人类有伟大的心和爱。面对未来的孩子,除了智商、情商以外,我们更需要培养爱商。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被机器所取代,才不会在变革中被淘汰。未来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养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培养学习的机器,也不是一种在流水线上培养的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为什么发达国家大多集中在欧美?为什么非洲、南亚、西亚、东南亚、拉丁美洲很难发展起来?为什么中国能够迅速复兴?为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为什么南北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关键因素就是文化。